坚持自主创新,推动绿色转型,中化新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,ODS(消耗臭氧层物质)替代物研发生产能力、绿色农药创制能力、化工产品清洁生产等多个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。中化的"绿色引擎"彰显出强劲动力。
在由传统贸易企业向产业服务型企业转型过程中,基于公司业务涉足能源、化工、农业投入品等领域的现实,中化集团将绿色元素加入创新中,打造了企业的"绿色竞争力"。
在自主创新的驱动下,中化的"绿色"生意越做越大,2007年至2010年,专利申请总量中发明专利占87%,远高于央企51%的平均值,中化也成为专利数量增长最快的中央企业之一。
从一辆辆汽车里燃烧的汽油到一台台空调内流动的制冷剂,从一亩亩农田里播撒的种子到一棵棵农作物上喷洒的农药,绿色成为中化能源、农业投入品、化工三大核心业务的主色调。
中化集团副总裁王引平:"把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基础上,一个是保护环境,另一个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,这样能更有效地为市场提供符合绿色要求的产品和服务,绿色竞争力实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。"
在农业领域,中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产品系列绿色新农药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,降低了农药对土壤的影响,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,而且通过开发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,减少"三废"排放量,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。
中化集团副总裁王引平:"我们希望中化集团在能源、农业、化工这三大领域,真正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负责任的国有大型企业。我们应该始终咬定自主创新、绿色发展的道路,这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,也是对央企社会责任的要求。"
作为一家从传统贸易企业向产业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公司,中化不愿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之路,而是力争通过技术创新,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,持续打造绿色竞争力,向市场提供绿色环保的产品。这是世界潮流,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...
The company has seen robust growth. Last year, sales hit 335.3 billion yuan ($53 billion), a rise of 38 percent year-on-year. Net profit reached 9.1 billion yuan, a rise of 48 percen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
中化蓝天作为一个以自主开发产品和产业化装置为主,具有较高行业地位的氟化工企业,公司拥有强大的科研力量...
西安环保气相氟化催化剂的研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。从134a小试、中试到产业化,相继成功开发了一代、二代...
作为一名企业科研工作者,开发的产品能实现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是毕生追求的目标,要实现这个目标,要...
位于江苏太仓的中化太仓化工产业园里高耸的生产装置,格外引人瞩目,它通过长长的管道把环保制冷剂自动分装到罐装车,输送到全国各地。园区总经理张海兵指着生产装置旁的一片空地兴奋地对记者说:“这个地方要建一条生产节能环保新材料的生产线,计划于2013年底投产。” 张海兵所说的新项目是中化集团与霍尼韦尔共同投资约1亿美元、组建的产能1.2万吨的合作企业,用于生产第三代含氟发泡剂(HFC-245fa)。“届时,该项目投产可满足亚太地区对绿色发泡剂的增长需求。” 张海兵指着高耸的生产装置告诉记者:“这是国内最大的HFC-134a(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)生产线,以往这项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,中化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成功打破了发达国家的垄断。”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任建纲说:“我们在HFC-134a的研发已经超过15年,就是在生产装置投产后,研发人员仍在对工艺和设备及催化剂进行着不断优化和研究,现在我们的吨产品原料消耗、吨产品能耗是同类企业中最低的……
中化蓝天集团上虞基地主要从事ODS替代品、氟树脂、氟涂料、氟精细等产品的生产经营,其中含氟膜制品、含氟中间体等系列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处国内领先地位。2011年度,上虞基地营业收入迈过10亿元,利润总额创历年新高,缴纳各项税款成倍增长,各项社会捐款40万元。致力打造成为有行业话语权、带动力强、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型基地。徐建新原来在宁波石化基地一家企业做基础化工,一年多前,受中化蓝天集团委派,出任中化蓝天上虞基地总经理。这位早年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的老总温文尔雅,说起话来慢条斯理,有着十分敏锐的思维和宽广的视野。3月15日下午,在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中化蓝天上虞基地,徐建新徐徐展开了一幅宏伟的上虞发展蓝图:我们正向“高精尖”目标做大做强,致力打造成为有行业话语权、带动力强、支撑作用明显的创新型基地。